利用小震分布和区域应力场确定大震断层面参数方法及其在唐山地震序列中的应用 万永革, 沈正康, 刁桂苓, 王福昌, 胡新亮, 盛书中 地球物理學報 51 (3), 793-804, 2008 | 166 | 2008 |
2008 年汶川大地震对周围断层的影响 万永革 [1, 沈正康, 盛书中, 徐晓枫 地震学报 31 (002), 128-139, 2009 | 138 | 2009 |
青藏高原东北部的库仑应力积累演化对大地震发生的影响 万永革, 沈正康, 曾跃华, 盛书中 地震學報 29 (2), 115-129, 2007 | 101 | 2007 |
2008 年新疆于田 7.3 级地震对周围断层的影响及其正断层机制的区域构造解释 万永革, 沈正康, 盛书中, 徐晓枫 地球物理学报 53 (002), 280-289, 2010 | 60 | 2010 |
不同应力状态和摩擦系数对综合犘波辐射花样影响的模拟研究 万永革, 盛书中, 许雅儒, 吴逸民 地球物理学报 54 (4), 2011 | 54 | 2011 |
根据 GPS 和 InSAR 数据反演 2001 年昆仑山口西地震同震破裂分布 万永革, 沈正康, 王敏, 张祖胜, 甘卫军, 王庆良, 盛书中 地球物理學報 51 (4), 1074-1084, 2008 | 50 | 2008 |
应用综合震源机制解法推断鄂尔多斯块体周缘现今地壳应力场的初步结果 盛书中, 万永革, 黄骥超, 卜玉菲, 李祥 地球物理学报 58 (2), 436-452, 2015 | 45 | 2015 |
2015 年尼泊尔犕犛 8.1 强震对中国大陆静态应力触发影响的初探 盛书中, 万永革, 蒋长胜, 卜玉菲 地球物理学报 58 (5), 2015 | 39 | 2015 |
中国数字地震台网记录的苏门答腊-安达曼地震激发的地球球型自由振荡的检测 万永革 [1, 盛书中, 周公威, 郭燕平, 尚丹 地震学报 29 (004), 369-381, 2007 | 39 | 2007 |
唐山地震序列应力触发的粘弹性力学模型研究 万永革 [1, 沈正康, 曾跃华, 盛书中, 徐晓枫 地震学报 30 (006), 581-593, 2008 | 38 | 2008 |
2015 年尼泊尔强震序列对中国大陆的应力影响 万永革, 盛书中, 李祥, 崔华伟, 高熹微, 沈正康 地球物理学报 58 (11), 4277-4286, 2015 | 34 | 2015 |
P 波极性数据所揭示的台湾地区三维应力结构的初步结果 万永革, 吴逸民, 盛书中, 沈正康, 万迪 地球物理学报 54 (11), 2809-2818, 2011 | 33 | 2011 |
汤加—克马德克俯冲带现今非均匀应力场特征及其动力学意义 黄骥超, 万永革, 盛书中, 李祥, 高熹微 地球物理学报 59 (2), 578-592, 2016 | 29 | 2016 |
2010 年玉树 M_S 7.1 地震发震断层面参数的确定 盛书中, 万永革, 王未来, 郑爽, 石砚斌, 李迎秋 地球物理学进展, 1555-1562, 2014 | 19 | 2014 |
中国现代构造应力场 万永革, 盛书中, 万永革 世界地震译丛, 18-29, 2011 | 16 | 2011 |
基于广义帕累托分布的地震震级分布尾部特征分析 钱小仕, 王福昌, 盛书中 地震学报 35 (3), 341-350, 2013 | 14 | 2013 |
帕米尔—兴都库什地区构造应力场反演及拆离板片应力形因子特征研究 崔华伟, 万永革, 黄骥超, 盛书中, 靳志同 地球物理学报 62 (5), 1633-1649, 2019 | 13 | 2019 |
由震源机制解推断唐山地震序列发震断层的分段特征 杨雅琼, 王晓山, 万永革, 盛书中, 陈婷 地震学报 38 (4), 632-643, 2016 | 12 | 2016 |
由地震释放的地震矩叠加推导平均应力场 盛书中, 万永革, 徐志国, 卜玉菲, 武晔, 李迎秋 地震地质 35 (1), 92-100, 2013 | 12 | 2013 |
用形变资料反演 1976 年唐山地震序列的破裂分布 万永革, 万永魁, 靳志同, 盛书中, 刘兆才, 杨帆, 冯甜 地球物理学报 60 (9), 3378-3395, 2017 | 11 | 2017 |